2013最佳造型设计奖
⚽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
领奖嘉宾:李广晖
振动行业指数:★★★★☆
获奖表现:
2013年1月17日,上海惠工三厂正式更名为上海标准海菱缝制机械有限公司。这标志着,上海惠工三厂工业缝纫机业务和“海菱”品牌正式纳入标准股份业务体系和品牌架构。
4月28日,欧洲公司新型智能化厚料缝纫机 VETRON5000顺利下线。
6月10日,在法兰克福国际纺织品及柔性材料缝制设备加工展览会(Texprocess2013)上,标准高端品牌VETRON5374热风机获得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(以下简称VDMA)颁发的“2013技术创新大奖”。这是时隔两年,VETRON再次获得此项殊荣。
9月24日,标准高端VETRON(威腾)品牌正式向中国市场发布。这标志着标准多品牌体系已经形成。TYPICAL、VETRON、HIGHLEAD三大品牌,既有相对明晰的目标定位,又在市场、渠道、客户运作过程中通盘部署,互补协同,从而全面满足多元化、多层次的市场需求。
获奖点评:
标准股份2013年表现并不抢眼。而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似乎更有所欠缺。作为老牌缝制机械行业历史悠久的国企,近些年来不温不火的发展似乎很少进入人们眼帘,其发展境况更引发了外界各种揣测。然而,标准似乎在专注地,不为外界干扰地布局、设计着很大的一盘棋。
第一步,将“海菱”纳入标准。早在2012年10月18日便已尘埃落定。这是标准蓄势待发、蛰伏待机的标准,在并不为人看好的时段,做出的一次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选择。通过对海菱产品特色和市场地位的判断,对其前身惠工三厂规模效应和技术底蕴的认同,对未来专注主业的标准的现实贡献和潜在价值的分析。标准拿下“海菱”便顺理成章。
第二步, VETRON5000在欧洲问世,意味着标准TYPICAL、VETRON、HIGHLEAD三大品牌规划布局开始进入实质阶段,以求形成缝制设备、精密机械零部件、设备与模具制造、自动化控制四大产业架构,在全球化布局过程中,形成差异化的品牌和营销体系。
第三步,VETRON正式向中国市场发布。由此,标准布局的,具有不同识别元素、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体系、产品体系和解决方案能力,及差异化战略、坚持中高端市场定位,同时兼顾中低端市场发展路径,脉络逐渐清晰。
为外界所质疑,标准稳健向前自岿然不动,鲜有惊人动作,却按既定计划步步为营,也许这就是行业骨干企业的一种风范和谋略。如今,老国企又蕴含了伺机待发的新活力,谁又能断言标准不会再焕发一次引领行业前行转型升级的激情?
获奖感言:
“智能化、模块化、宽领域,是标准谋划战略调整转型的具体表现。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,制造最核心的东西过去是成本、工艺、质量控制,现在的模式则是把器械化的需求整理为生产计划,这个转化很关键,要求生产企业具备相当的软实力,因此标准各方面工作开始以此为方向进行战略调整。”
――⚽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董事长 李广晖
2013特别贡献奖
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维修工技能竞赛
领奖嘉宾:中国缝制机械协会、⚽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
振动行业指数:★★★★
获奖表现:
2009年6月21日-2009年9月,首届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,标志着由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协会主办,标准股份独家冠名赞助的全国性行业技能大赛正式拉开帷幕。
2010年6月20日,第二届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武汉正式启动。至2011年9月在上海举办总决赛为止,共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区2000余人参加相关技能培训,近800名选手参赛。本届比赛,比赛周期调整为两年一届,选拔赛规模由上届的5个分赛区,调整扩大为8个,总决赛选手人数也由上届的24人增加到48人。
2013年5月,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第三届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列入国家2013年职业技能竞赛计划,升格为国家二类竞赛。
2013年3月启动,至9月于上海举办总决赛,第三届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维修工技能竞赛历时20个月,总共吸引了2000多名选手参加赛事培训,1200多名选手报名,400多位选手通过赛事获得了申报各级国家职业证书资格。至此,历时五年、连续三届的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维修工技能竞赛圆满落下帷幕。
获奖点评:
连续三届,历时五年,从行业规模大赛升格为国家级竞赛,从几百人参与到上千人参赛,从5个分赛区扩大到覆盖全国的重点区域,“标准杯”全国缝制机械维修工技能竞赛每届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。
每一届比赛,主办方都力求组织模式更加成熟、完善,考试内容更加贴近服装企业的真实生产流程,项目设置更能体现出参赛选手的综合实力。而大赛在扩大缝机维修从业人员认知度、关注度,提升行业职业技能水平等方面,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;大赛有效整合了整个行业的资源,为缝制机械行业与服装行业搭建起沟通桥梁,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承担起阶梯作用,已成为全行业的一大盛事,品牌效应日益显现。三届比赛,在全行业内初步形成了学技术、爱技术、尊重技术的良好风气,其正面效应不可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