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,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主要生产商,60年国庆的阅兵服即出自于此。目前,际华年产军服、制服稳定在1000万套/件以上,如此具有影响力的企业,如此巨大的产能,无疑成为众多缝企欲提升自身知名度,求之合作的目标。
自然,军工背景使际华在设备选择上更为严格和谨慎,民族品牌想分享机会,必须面对近乎苛刻的门槛。就在降价、促销、免费试用等各种手段难以奏效的关口,凭借技能大赛的品牌推广和综合实力展示,标准引起了际华的关注。最终,以大赛为媒,双方达成合作,不仅形成了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,更彰显了大赛举办以来,所形成的良好口碑与广阔影响力。
一波三“折”的大赛之路
作为国内军服、职业装生产的龙头企业,严谨、务实的优良的工作作风在际华得到充分贯彻,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设备维护、机修方面。为保障正常生产,际华专门成立了设备保障部,由100多位机修从业人员、电控维护人员组成,其中不乏有着数十年一线经验的“老机修”。
设备保障部路孟奎副部长告诉记者,“由于企业性质特殊,机修工很少能与外界同行接触,究竟他们技术水平如何,还有那些地方需要加强,我们一直没有方向。大赛的出现,为机修工提供了展示、竞技的平台,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自我评定的机会,所以第一时间就组织人员进行了参赛”。
由此开始,际华团队踏上了一波三“折”的大赛之旅。
2009年,首届大赛的北京站,际华在厂内进行选拔,获得优胜的刘旭明、王志勇、张辉、王建新四位同志组队参赛。因为对赛制了解不够,首战未能获得理想成绩。
路孟奎回忆说,“他们回来后,设备部多次召开专题会,针对大赛各环节考察的能力、赛制要求,过程中的各种细节,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,进行广泛讨论分析。在此过程中,选手们都表达了不服输,希望继续参赛的强烈意愿,领导亦表示支持其继续参赛。”
2010年第二届大赛郑州站。根据机修工实际工作情况,第二届大赛大幅调整试题考查范围,并更换了考试机型。这变化让一直抱着“以不变应万变”想法的际华参赛选手措手不及,本以为准备充分,考虑周详,却没想又铩羽而回。
一位选手表示,“考题变化很大,(相比上届)更贴近工作实际,虽然首战后有目的地加强了对大赛考核内容、技能的锻炼,但试题更新速度和机型的更改始料未及。”
连续两届的失利,选手心理压力倍增,同时际华内部也对选手的真实水平有了质疑之声。该选手坦言,“当时很痛苦,比赛是要拿成绩说话的,部里这么多机修工,大家都在争参赛名额,‘行就上,不行就下’的残酷现状,迫使我们必须有所突破。”
2012年6月3日,在潜心钻研设备工作原理、基础结构,广泛学习各机型设备特点,反复将所学、所悟用于工作实践之后。在直管领导空前的重视下,带着急于证明自身的迫切,立下“军令状”的际华团队,带着所有人的期望,再次组队征战大赛,最终一战成名,3名选手直接晋级,其余选手也顺利完成拆装调试。
“连续三次参加大赛,就是要在这个赛场上证明自己,让大家看到、感受到激流勇进永不服输的际华人和际华精神。”在填写完高级工申请表后,王建新难掩兴奋地说,“太不容易了,大赛考的是真能耐,而且一届比一届更难。想取胜,吃老本靠经验完全行不通,必须得跟上设备的创新变化速度,要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提高。”
大赛,让改变发生
“参加大赛,为生产、生活带来很多变化,但不是立竿见影,而是潜移默化。”回忆赛后带来的改变,际华团队的几位选手感触尤深――大赛绝不仅仅只是一张证书,一次经历。
从首次接触开始,际华团队就被大赛的赛前培训模式深深吸引。据了解,目前大多数机修工的传承,仍采取手把手、言传身教的传统模式,对机械原理等理论层面的基础知识,很难有所涉及。“赛前培训颠覆了能学会多少,全凭自己领悟和钻研的落后套路。改为将各品种衣车的工作原理、常见故障、维修技巧整编之后通过培训教给学员,让大家能够‘知其所以然’,这是以前我们没有接触过的。”
学以致用,王建新和其他同事根据几十年的维修经验,依照厂内设备的特点,按大赛培训的思路和模式,编制了培训材料,开发出“际华机修技能培训体系”,并在此基础上,总结出了常用设备的一般故障和排除方法。
改变,绝非一劳永逸,而是需要实时更新和完善。随着缝制设备电控化、智能化的不断普及,大赛考试范围更多地倾向于自动化设备维修水平的考察,同时加大了相应培训力度。王建新介绍说,“明显的感到第三届大赛对电控设备的培训更趋向于系统和细化。考虑到近几年厂里使用的电脑车越来越多,际华也在此基础上,制定了电脑机车维修材料。同时和电控维修部合作,将电脑车拆分为机械部分、电控部分进行专业细化培训,以便于同事们更快、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电脑车的维修技能。”
路孟奎表示,“通过培训,不仅有效提升了机修人员的维修效率,更在部门内形成了定期培训、学习、交流的良好机制,同事间沟通越来越多,部门内部气氛越来越融洽。尤其明显地看到新晋人员上手速度和解决故障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。大家的反馈是,了解相关原理基础后,掌握了设备构成梗概,加上对常见故障形成原因的系统学习,心里有了底,在实际操作中就敢于下手,而且一般都能找准故障予以解决。”
因赛结缘,携手同行
大赛带来的改变,远不止此。
在参赛之前,际华对民族品牌的认知还片面地停留在低端、高故障、性能差的层面,“没有去关注过国产设备的发展状况,或者说是没有信心给国产设备更多机会。虽然2007年设备更新时通过渠道购进了部分标准设备,但只停留在试用、考察的阶段”。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。
而在2009年首届大赛后,际华团队带回了关于标准品牌的信息,国产设备在质量、性能、效率、操作等关键项上的突飞猛进让他们赞叹,同时标准赞助全国性行业赛事的气魄和实力也让他们折服。随后,两家企业因赛结缘:
2009年大赛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