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缝制机械产品10年后的发展动向

发布于:2010-08-23 04:26:30 - 查看:6536次

10年,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也许很漫长,但对一个产业来说,却是短短一瞬间的事情。

回首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,在一个10年又一个10年中经历了模仿、创新、彷徨、辉煌。如今,当我们站在2010年这个新起点时,虽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,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10年里,中国缝制机械市场的机遇与潜力共存,她的发展值得期待。

面对起始于2008年初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,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创,这让人想起了十多年前。

20世纪90年代初,服装成衣化生产的普及使得国产工业缝纫机一时间供不应求。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,外资企业纷纷涌入国门。面对技术领先、理念先进的国外缝制设备品牌竞争,基础薄弱的中国缝制机械企业进入了一个长达五、六年的调整期。一时间,企业艰难前行,但却让整个行业完成了一个体制改革、结构调整、技术积累、品牌积淀的蓄势过程。

正是有了这样的积累,当我国加入WTO后,以纺织服装为首的轻纺产品出口能量大量释放时,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。在产品方面,很多国产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,以工业缝纫机为代表的缝制设备全面实现了机电一体化,其性能、质量让10年前产品的简单结构和粗糙技术难其项背;在产品品种方面,国产设备也与国外品牌产品缩短了差距,开袋机、贴袋机、门襟机这样的自动化缝制单元都可以实现在国内自主研发和生产。

此外,产品完全实现高速化。高速化主要体现技术的进步,缝纫机转速每提高1000转,对机器结构、零部件精度、装配的要求都要提高很多,不是简单的算数量级的提升。

产品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,而企业和品牌发展也获得了质的飞跃。国有企业完成改革,民营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,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,上工、标准、中捷、杰克等品牌在海外市场开始与国际品牌直面竞争。

可以说,刚刚过去的这个10年是中国缝制机械在产品结构、质量、品牌及技术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的10年,可谓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。工业用缝纫机:做大做强或做专做精,是中国缝企未来方向。

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,正是在一轮轮的危机中,通过创新、升级达到一个新高度,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积蓄力量。所以,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此时面临的危机就像10年前一样,得到历练的国内缝机企业将发展得更加成熟。

当然,行业发展并不是简单的重复,经过了最近10年的积累和发展,中国缝机业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。如今,业内已达成高度共识,过去那种靠量的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将不可持续,下一步的发展一定是走;技术 品牌这样的道路。可以看到,虽然经历了近一两年的行业调整,但很多有远见、对行业发展有坚定信心的企业将其视为化危为机的机遇,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上并没有放慢步伐,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投入很大力量着重提高有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。

未来10年中国缝机业一定会出现一批能瞄准世界先进水平,直面国际竞争对手,进入国际前列的公司。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则实现转型,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某一类的专用设备上做专、做精、做深,拥有良好的赢利空间。

理性、务实地规划未来的发展,或做大做强,或做专做精,这是中国缝机企业未来的方向。而企业重组、资源整合则是与之伴随的一个发展趋势。

如今,我们的企业从生产能力到资本的积累虽有一定的基础,但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,所以通过收购国外品牌、购买技术来弥补自身在技术和品牌上的不足,以此增加在市场竞争力的好戏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身上上演。

另外一点,面对国内企业间资源浪费、重复竞争严重,花大量财力人力研制同样产品的情况下,每家企业既不能实现技术提升,又不能保证利润空间。对此,企业之间重组联合、互相参股、共同营销、开发的意识已经趋于明朗。目前虽然还处在试探尝试阶段,但只要企业家有这样的一种共识,终将会有结果。

对于新10年的中国缝机业来说,不仅要进入世界领先水平,而且要在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,并引领这个行业发展。同时,伴随中国服装品牌快速成长与提升,优秀的国产设备将成为其必要不可少的有力支撑。这是未来10年行业发展的远景蓝图,也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。